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枯礬

拼音: kū fán
注音:ㄎㄨ ㄈㄢˊ
詞性:
結構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加熱于明礬,去其結晶,成一種白色粗松之輕塊,用為止血收斂藥。
引證解釋

⒈ 加熱于明礬,去其結晶,成一種白色粗松之輕塊,用為止血收斂藥。
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金石五·礬石》:“礬者,燔也,燔石而成也……今人但煅乾汁用,謂之枯礬?!?/span>

國語詞典

一種中藥。將明礬加熱,去其結晶所成的粗松白色輕塊??捎米鲋寡諗克帯⒀婪鄣?。

網絡解釋

枯礬

  • 又名煅白礬,取揀凈的白礬,置砂鍋內加熱溶化并煅至枯干,取出,為不規(guī)則的結晶體,大小不一,無色,透明或半透明,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,具細密縱棱,有玻璃樣光澤。質硬而脆,易砸碎,氣微,味微甜而澀,以色白、透明、質硬而脆、無雜質者為佳,易溶于水或甘油,不溶于酒精,水溶液顯鋁鹽、鉀鹽與硫酸鹽的各種反應,產甘肅、安徽、山西、湖北、浙江等地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