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敵對之國。
引《周禮·夏官·環(huán)人》:“訟敵國,揚軍旅?!?br/>《漢書·蒯通傳》:“語曰:‘野禽殫,走犬亨;敵國破,謀臣亡?!?br/>《玉嬌梨》第三回:“古人有言:敵國未滅,何以家為!”
郭沫若《女神·湘累》:“他終竟被敵國拐騙了去了?!?/span>
⒉ 地位或勢力相等的國家。
引《管子·霸言》:“合小以攻大,敵國之形也。”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敵國賓至,關(guān)尹以告,行理以節(jié)逆之。”
韋昭注:“敵國,位敵也。”
唐柳宗元《非國語下·左史倚相》:“非可以夸於敵國。”
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慶歷二年》:“‘獻’乃下奉上之辭,非可施於敵國。 南朝為兄,豈有兄獻於弟邪?”
⒊ 相當于一國;可以和國家相匹敵。
引宋樓鑰《陳順之靈璧石硯山》詩:“陳侯之富可敵國,會有寶光驚四塞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三:“殷氏縱有撲天的本事,敵國的家私,也沒門路可通。”
⒋ 猶仇敵。
引《南齊書·王敬則陳顯達傳論》:“干戈既用,誠淪犯上之跡,敵國起於同舟,況又疏於此者也?”
仇敵之國。
如:「富可敵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