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粽子

拼音: zòng zi
注音:ㄗㄨㄥˋ ˙ㄗ
詞性: 名詞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粽子zòngzi

[glutinous rice dumpling;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] 一種用竹葉或葦葉包成三角錐體或其他形狀的糯米食品,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后,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江祭之。后世沿其習(xí)俗,以粽子為端午節(jié)食品。又叫“角黍”

引證解釋

⒈ 一種用竹葉或葦葉等裹米,扎成三角錐體或其他形狀的食品。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后, 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江祭之。后世沿其習(xí)俗,以粽子為端午節(jié)食品。

《警世通言·陳可常端陽仙化》:“紹興十一年間, 高宗皇帝母舅吳七郡王,時遇五月初四日,府中裹粽子?!?br/>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八:“她的北平變了樣子:過端陽節(jié)沒有櫻桃,桑葚與粽子!”

國語詞典

我國民間端午節(jié)應(yīng)節(jié)的食品。以竹葉或蘆葉包裹糯米而成。有各式口味,如肉粽、堿粽、豆沙粽等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粽子 (節(jié)慶食物)

  • 粽子,即粽籺,是籺的一種,又稱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,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,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節(jié)慶食物之一。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(xiàn),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。到了晉代,粽子成為端午節(jié)慶食物。食粽子的風俗,千百年來,在中國盛行不衰,而且流傳到朝鮮、日本及東南亞諸國。
  •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,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。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(tǒng)食品之一,傳播亦甚遠。日本、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(xí)俗。
  • 粽子種類繁多,從餡料看,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;南方則有綠豆、五花肉、豆沙、八寶、火腿、冬菇、蛋黃等多種餡料,其中以廣東咸肉粽、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。吃粽子的風俗,千百年來每年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(jié),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葉、包粽子。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第二集《主食的故事》系列美食之一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