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心領神會
[understand tacitly;I appreciate your kindness] 不用點明,就已領會理到了
聞語法要,輒心領神會?!?/span>明·趙弼《覺壽居士傳》
⒈ 內心深刻地領會。
引元吳海《送傅德謙還臨川序》:“讀書有得,冥然感於中,心領神會,端坐若失?!?br/>明宋濂《故三槐隱士王府君墓志銘》:“君從傍聽之,心領神會,至忘寢食,其學遂大進。”
太平天囯洪仁玕《資政新篇》:“至立法一則,閲下自可心領神會,而法在其中矣?!?br/>劉心武《班主任》四:“謝惠敏對他們的‘教誨’并不能心領神會,因為她沒有絲毫的政治投機心理,她單純而真誠。”
亦作“心領神悟”、“心領意會”。 朱自清《經(jīng)典常談·四書》:“會讀書的,細加玩賞,自然能心領神悟,終身受用不盡?!?br/>鄒韜奮《經(jīng)歷》五六:“他們不許用‘帝國主義’,所以各報遇著這個名詞,總寫作‘××主義’,讀者看得慣了,也就心領意會?!?/span>
不必經(jīng)由言行的表達,心里便已明白?!都t樓夢.第六四回》:「只有二姐兒也十分有意,但只是眼目眾多,無從下手。賈璉又怕賈珍吃醋,不敢輕動,只好二人心領神會而已?!挂沧鳌感念I神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