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誄詞”。即誄文。參見“誄文”。
引明郎瑛《七修類稿·詩文一·各文之始》:“誄辭、哀辭、祭文,亦一類也,皆生者悼惜死者之情,隨作者起義而已?!?br/>清王應奎《柳南隨筆》卷四:“誄詞所云‘ 云俱、幾道,白骨同歸’者,謂豫瞻致命,二子皆從死也?!?br/>清鄭燮《挽老師鄂太傅》詩之四:“人間五福於今備,合演《洪疇》作誄辭。”
《文心雕龍·誄碑》“其詳(一作詞)靡聞” 范文瀾注:“其誄詞世無傳者,故曰其詞靡聞。”
志哀文字。初為表揚死者德行,以定謚號,后發(fā)展為無謚號的志哀文字。大多敘世業(yè),以四言為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