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斬馬劍

拼音: zhǎn mǎ jiàn
注音:ㄓㄢˇ ㄇㄚˇ ㄐ一ㄢˋ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1.亦作"斬馬劍"。 2.漢寶劍名。其利可以斬馬﹐故稱。以其藏于尚方﹐后世俗稱尚方寶劍。m.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斬馬劒”。 漢寶劍名。其利可以斬馬,故稱。以其藏于尚方,后世俗稱尚方寶劍。

《漢書·朱云傳》:“臣愿賜尚方斬馬劍,斷佞臣一人,以厲其餘?!?br/>顏師古注:“尚方,少府之屬官也,作供御器物,故有斬馬劍,劍利可以斬馬也。”
《后漢書·南匈奴傳》:“又賜獻(xiàn)馬左骨都侯、右谷蠡王雜繒各四百匹,斬馬劒各一?!?br/>唐盧照鄰《詠史》之四:“愿得斬馬劍,先斷佞臣頭?!?br/>《舊唐書·狄仁杰傳》:“如得尚方斬馬劍加於君頸,雖死如歸。”

國(guó)語詞典

漢代宮中寶劍,劍利可以斬馬,故名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斬馬劍

  • 斬馬劍,又稱斷馬劍,為漢代之兵器,由尚方令鑄造,供皇室使用,即俗稱的尚方寶劍。唐朝時(shí),稱陌刀為斬馬劍。宋朝后改稱斬馬刀。明朝之后,稱類似于日本的大太刀與倭刀,用來掃擊敵人之腰身或馬腿的長(zhǎng)刀為斬馬刀,又稱掃刀、砍刀。傳至清末,義和團(tuán)使用此類刀具,因此又稱義和。民國(guó)時(shí)的苗刀可能起源于此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